Sabtu, Disember 25

李冰人(1907年7月4日—1996年4月10日)

李冰人(1907年7月4日—1996年4月10日)原名李天佑,笔名唐雪、蓝波、榴园、皓之等,福建南安九都彭口村人。 

 因少孤贫,依叔李拔英为生。拔英为菲律宾归侨,住家厦门鼓浪屿,故冰人读书于鼓浪屿及厦门,聪明好学,为青少年中之佼佼者。素慕郑延平王之为人,曾作“水操台怀古”七律诗两首,其一曰: 晃岩直上水操台,日暮登临戍角哀。 复国空余阁部志,精忠实有岳王才。 海潮有恨吞青屿,石垒无情锁绿苔。 浪急风高怀往事,沧桑无复昔贤来。

少时在泉州受教育,初中就读泉州培元中学(1922年至1925年),高中在武荣中学(1926年至1928年);大学则肄业于上海江南学院国学系(1931年至1932年)。 1931年曾在南安云山小学任教,与郑雪亭、潘诗泓及潘月笙组织诗社,互相唱吟。 1934年南来,初在新加坡浚源学校任国文教员,1935年抵麻坡,受聘为中华学校教务主任兼初中一级任。同年年杪,中华化南董事会改选被举为董事并任文书主任。此后历任两校董事。

自1935年,他同时亦担任星洲日驻麻坡记者,并勤于创作,散文、诗等作品多发表于《星洲日报》、《南洋商报》、《槟城新报》等文艺副刊。 1938年柔佛文化人协会成立,他被推举为副主席。 抗战期间,李冰人积极投入等赈抗战,与林彬卿共担麻坡筹赈会文书职责。他也在1939年5月27日武汉合唱团在麻坡最后一晚演出时发表演说,阐述国家与民族的意义。 1939年8月2日,李冰人受星洲日报委派由槟城搭乘广美轮赴仰光,由仰光沿滇公路经昆明至重庆考察战区大后方南侨机工支援抗战情形,写下轰动一时的《滇缅公路周巡记》报导连载于星洲日报。期间,他列席了国民政府参政会议。随后,他又继程往成都、康定、兰州、西宁、西安、山西、洛阳、宜昌等地考察并撰写了多篇报导。最后于1940年10月8日返回马来亚。 李冰人是成就卓越的诗人,曾赢得了国际桂冠诗人的荣衔,同时也获得巴基斯坦理伯勒大学人文博士、英国国家宗教大学文学博士、中非尼日利亚理漠大学哲学博士等荣衔;他也是台湾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委员、马来西亚南洲诗社名誉社长。其编著丰富,计有《自由中国揽胜诗纪》、《黄花集》、《踏青散草》、《黑夜无题草》、《郁达夫纪念集》、《郁达夫集外传》等。 李冰人于战后本校筹建丹绒新校舍时曾担任建校委员会委员。 1957年应王秀南校长之邀曾一度短暂任本校教师。

1975年应聘前往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之前南渡菲律宾,不久复游新加坡、马来西亚,任星洲日报记者,时适星洲云宫酒楼以重金征求联文,君得第一名,一时驰雀星洲文艺界,其联文曰: 
 云横海气秋,万顷烟波浓似酒; 
 宫沸笙歌夜,一天星斗悄依楼。 

 不久即被聘请为星洲日报副社长。兼当选为南洲诗社社长。在星马树立文艺界的高飘旗帜。1974年春膺获巴国理伯勒大学赠授荣誉博士学位。后闻应聘往台湾大学任教。但寒暑假常返星、马等地从事文艺工作。 

记得他1973年仲冬初访菲京留别氓江诸诗友七律四首有: 

 海内论交无老少,灯前叙旧有班荆。 王城忍话三屠事,锋镝宁论万劫虫。 
诗情正管泯江怒,雁阵频闻禹甸哀。 瑶山马岛波云壮,作答毋忘惠我诗。 等佳句。

潘月笙与晋江旅菲华侨王人杰均有步韵;潘月笙步韵有: 

“壮怀长贯虹霓气,旧雨难忘车笠盟。 万里相思天地隔,卌年阔别雪霜侵。
祖国威名今远播,观光喜待驾机回”等句。

王人杰亦有:‘北海金樽邀醉月,南洲社铝远寻盟。卅年诗酒联新雨,千里家山忆故宫。怀影轻浮灯下照,霜花欲向鬓边侵’等句。

李君返马来西亚又迭前韵简答潘月笙与王人杰七律四首,诗曰:

一、 当年横被出神京, 画里云山几梦迎。 十载夷鼙伤寉泪, 九秋风雨暗柴荆。 黉楼吟月怀诗侣, 肝胆论交结酒盟。 辗转忽传佳句至, 依稀笠影见深情。 

 二、 电光石火见匆匆, 坐困南疆盼北鸿。 朱筑有声长变徵, 黄钟失调乍移宫。 漫怜照鬓双飞雪, 忍话湮尘万劫虫。 回首故园烟水淡, 一痕残照几番风。 

 三、 向慕潘王八斗才, 是真国士不须猜。 芦村退叟笙吹月, 菲岛杰人玉点苔。 夹策贾生空有恨, 陈情李密只余哀。 黯然重溯当年事, 客梦惊心又几回! 

 四、 一春归思系离心, 待爨焦桐孰赏音。 小劫蓬壶三岛浅, 大湮溪寨九渊深。 故人无恙诗偏俊, 旧雨多情诲许侵。 氓水闽疆连马峤, 玉篇时惠等佳箴。 亦足见其诗才的杰出与感情的深厚。 

1990年年事已高,返回西马,寓居吉隆坡,1996年4月10日辞世。

 參考資料: 
1.南洲诗社
2.本校檔案 
3.馬崙著《柔華作家百人文集》(2008) 
4.《南洋商報》 
5.闽南生态保护区网络 Copyright© 2021 蔴坡中化中學

Tiada ulasan:

Catat Ulasan